新茶友一文了解中国茶知识的基本知识点
中国茶叶历史源远流长,茶叶品类繁多,但被大家熟知和广泛认同的就是按照茶的色泽(不发酵或发酵以及其程度的缘故)与加工方法分类,即是六大茶类分类法:绿茶、白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六大茶类。
茶,人在草木间。
从茶叶的采摘、制作到冲泡,每一步都是文化和技艺。 在认识茶叶的过程中,其实也有很多我们原本以为,但其实是错误的常识。 比如说金骏眉是金色的,大红袍是红茶。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在我们喝茶、理解茶叶的时候,我们要正确看待的一些理念。 而读懂它们,就能让你在品茗时更加得心应手。 1. 安吉白茶是绿茶,不是白茶 首先,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安吉白茶属于白茶,其实它是绿茶的一种。 安吉白茶的制作工艺是绿茶杀青工艺,它的茶汤清澈,口感鲜爽,适合喜欢清淡口感的茶友。 2. 红茶、普洱茶、黑茶不能放冰箱 虽然冰箱能保持食物的新鲜,但对于红茶、普洱茶和黑茶来说,放冰箱反而会影响茶的香气和口感。这些茶类最好存放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保持其独特的风味。 3. 绿茶不发酵,白茶微发酵 茶的发酵程度直接影响其口感和香气。绿茶是不发酵茶,保持了茶叶的原始风味;而白茶则是轻微发酵,口感柔和,带有淡淡的甜香。 4. 红茶全发酵,滋味浓厚 红茶是全发酵茶,经过发酵的茶叶一般香气浓郁,口感醇厚,适合喜欢浓烈茶味的朋友。比如,祁门红茶和大吉岭红茶都是非常受欢迎的红茶品种。 5.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 乌龙茶的发酵程度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通常在30%-70%之间。它的香气丰富,口感层次分明,适合喜欢复杂口感的茶友。像铁观音和武夷岩茶都是经典的乌龙茶。 6. 白茶的存放时间越久越好 白茶是少数可以随着时间变化而提升品质的茶类。它的茶叶在存放过程中会逐渐氧化,茶汤的味道会变得更加醇厚,香气也会更加浓郁。因此,老白茶在市场上往往更受欢迎,像白毫银针和白牡丹都是非常经典的白茶。 7. 普洱茶分生茶和熟茶 普洱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分为生茶和熟茶。生茶是未经发酵的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口感会变得更加醇厚;熟茶则是经过人工发酵,味道更加柔和,适合喜欢浓郁口感的茶友。 8. 泡茶水温要掌握 不同茶类的泡法和水温各有讲究: 绿茶:水温控制在80℃左右,避免苦涩。 红茶:90-95℃,充分释放香气。 乌龙茶:100℃,激发茶香。 掌握水温,可以让你泡出更美味的茶汤。 9. 泡茶时间也很重要 绿茶:2-3分钟,保持清新口感。 红茶:3-5分钟,滋味浓郁。 乌龙茶:2-3分钟,香气四溢。 (适用于玻璃杯) 适当的泡茶时间能让茶叶的香气和滋味得到充分释放。 10. 一次泡茶的茶叶用量 一般来说,泡茶的茶叶用量要根据茶的种类和个人口味来调整。通常情况下,绿茶和白茶的用量为每杯3克,红茶和乌龙茶则可以适量增加到5-7克。 11. 洗茶的目的 洗茶是泡茶前的重要步骤,目的是去除茶叶表面的杂质和异味,帮助茶叶更好地释放香气和滋味。 一般来说,第一泡茶可以用来洗茶,迅速倒掉即可。 12. 茶的搭配 喝茶时可以与多种食物搭配,比如点心、水果等。不同的搭配可以提升茶的风味。例如,红茶与甜点相配,绿茶与清淡食物相搭,效果都很不错。 13. 不同茶具的选择 泡茶的器具多种多样,包括茶壶、茶杯、茶海等。选择合适的器具可以提升泡茶的体验,比如紫砂壶适合泡乌龙茶,而玻璃壶更适合泡绿茶,能更好地观察茶的色泽。 14. 茶的饮用时间 饮茶的时间也有讲究,最好避免空腹喝茶,以免对胃产生刺激。 饭后半小时再饮茶更佳,让茶的消化作用更好地发挥。 15. 茶的健康功效 茶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适量饮用有助于抗氧化、降脂减肥、提高免疫力等。科学研究表明,常喝茶的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相对较低。 16. 喝茶的注意事项 喝茶时要注意一些禁忌,比如: 空腹不喝茶,容易刺激胃。 茶浓伤神经,避免过浓的茶。 饭后等一等,不要立刻喝茶,以免影响消化。 17. 季节与茶的选择 根据季节的不同,适合喝的茶也有所不同: 春天:适合喝清新的绿茶。 夏天:喝些清凉的白茶和乌龙茶。 秋天:适合喝红茶,温暖身体。 冬天:喝些浓烈的黑茶,滋味醇厚。 18.碧螺春全程洞庭山碧螺春,产地在苏州东西洞庭山,不是那个洞庭湖。 19.君山银针属于黄茶,不是绿茶。 20.凤凰单丛茶,不是枞。 21.浓茶bu可以解酒 醉酒后,尤其不能饮大量的浓茶;待醒酒之后再饮,不然会增加身体负担。 22.花茶与花草茶,是两个不同的物种,花茶是茉莉花茶、桂花龙井这种,是传统茶+茉莉/桂花等窨制而成;而花草茶,是菊花、玫瑰花蕾干燥、杀青直接泡水喝的东西。 23.茶叶并不是越新越好,茶叶加工有干燥焙火工艺,特别新的茶有有一定火气。 24.喝茶时,有人敲桌子不是蛋疼,而是在行礼仪,注意观察。 除了绿红黄青黑白六大类茶之外,还有一类就是花茶。 花茶,又名香片, 即将植物的花或叶或其果实泡制而成的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类再加工茶。 花茶主要以绿茶、红茶或者乌龙茶作为茶坯、配以能够吐香 的鲜花作为原料,采用窨制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 绿茶:不发酵 汤清叶绿,鲜爽清香 喝法:绿茶一般冲泡水温以85℃为宜。冲泡时间以2~3分钟为好。绿茶与水的比例以1∶50为宜。在茶具方面,可以选用瓷杯或透明玻璃杯,冲泡时不要盖盖子。 白茶:微发酵 不炒不揉,自然纯净 喝法:老白茶可以用沸水冲泡,鲜嫩一点的白茶如白毫银针,可以适当降低冲泡温度。如果是盖碗冲泡,坐杯(每次冲泡茶叶的浸泡时间)的时间长一些,汤色会是浅黄色或者杏黄色。 黄茶:轻发酵 工艺独特,“闷”出来的茶 青茶(乌龙茶):半发酵 我们更多地叫它乌龙茶。乌龙茶是半发酵茶,是介于不发酵茶(绿茶)与全发酵茶(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其外形色泽青褐。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得出来青茶兼具了红茶和绿茶的特点,它将浓郁和清香完美结合在一起,成为最具有中国特色的茶。 乌龙茶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传统工艺的乌龙茶,叶片中间呈绿色,叶缘呈红色,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美称。汤色黄红,有天然花香,滋味浓郁,具有独特的韵味。因品种上的差异,乌龙茶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和台湾乌龙四类。 喝法:泡乌龙茶宜选用容易茶水分离的器皿(盖碗、一壶一杯或者飘逸杯),用100℃的沸水,冲泡后要加盖。 红茶:全发酵 红茶是全发酵茶,基本工艺流程是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加工红茶鲜叶时,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茶叶中原先无色的多酚类物质,在多酚类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以后形成了红色的氧化聚合物——红茶色素。这种色素一部分能溶于水,冲泡后形成了红色的茶汤,一部分不溶于水积累在叶片中,使叶片变成红色,这也是红茶的茶叶和茶汤呈现暗红色的原因。 红茶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另外还有一种烟小种,是属于正山小种一类的,只是多了熏制的一道过程。产在武夷山一带,喝起来有一股浸着松烟香的味道。在三层的小楼里,在一楼放柴火,二楼三楼放揉捻好的茶,透过中间楼板的缝隙熏制而成。品起来会有浓烈烟熏味。 黑茶:后发酵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基本工艺流程是杀青、揉捻、渥堆、干燥。黑茶一般原料较粗老,加之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油黑或黑褐,故称黑茶。味道不如红茶浓郁,但也十分特殊。传统黑茶采用的黑毛茶原料成熟度较高,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 喝法:喝黑茶如果是粗老的原料可以煮着喝,如果是嫩的原料可以用100℃沸水冲泡喝。 六大茶类的制作工艺,而事实上,六大茶类各有一道关键工序,这道关键工序是正是六大茶类分类的标准来源。 白茶:白茶工艺不多,只有萎凋和烘干,其关键工艺是「萎凋」。 「萎凋」是指在采摘后均匀摊放,使其萎蔫、散发水分的过程。实际上白茶的萎凋和烘干通常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即鲜叶采回后均匀摊放直至其变干为止。 绿茶:绿茶的关键工序在于「杀青」。按照茶叶分类国标的解释:「杀青是指用一定温度使鲜叶中的酶失去活性,或称将酶钝化的过程。」 杀青可以使茶叶迅速进入稳定状态,保留茶叶的鲜爽度,同时可以去除鲜叶中的青气。在最新的相关文献中,绿茶杀青主要有四种方法,即炒青、烘青、蒸青和晒青。 青茶:上图中青茶有一步被称为「摇青」步骤,实际上摇青是「做青」其中一种方式。 「做青」,是指在外部机械力作用下,使鲜叶叶缘部分受损,促使其内含的多酚类物质部分氧化、聚合,使其呈现出“绿叶红边”的过程。 一般来说,使用的比较广泛的做青手法是摇青,但闽北、闽南、广东、台湾等其他各地也有筛青、做手、碰青等不同手法。 黄茶:黄茶的关键工艺是「闷黄」。 所谓「闷黄」是指鲜叶在经杀青或揉捻或初烘后,趁热堆积,使其在湿热作用下黄化。 闷黄可以降低茶叶的刺激性,同时还可以使味道更醇和。 不同种类的黄茶,在具体进行闷黄时的时机也不同,如温州黄芽是在揉捻后闷黄,属于湿胚闷黄,水分含量多切变黄快;霍山黄芽是炒干和摊放相结合的闷黄,称为干胚闷黄,含水量少,变化时间长。 红茶:对于红茶来说,其关键工序是「发酵」。 「发酵」,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鲜叶内含物质发生以多酚类物质酶促氧化为主体的,形成叶红变的过程。简单来说,发酵可以使口感更加甜醇,同时大大降低茶叶的刺激性。 黑茶:黑茶的关键,在于「渥堆」。 「渥堆」指的是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通过茶叶堆积使其内含物质缓慢变化的过程。 看上去似乎和黄茶的闷黄有些相似,但其实二者的差别在于时间。黄茶的闷黄一般只进行几个小时,但黑茶的渥堆却要进行一周。 六大茶类的发酵程度排序 同时发酵过程中,茶叶内的原有物质发生变化,会使茶叶产生新的风味。 一般来说,发酵程度低的茶品茶性偏寒,一般适合上午饮用,而茶叶发酵程度越高,其茶性越温和,比较适合下午和晚上饮用。
本文内容均由茶友收集,侵权请联系!网址:http://www.chaduobao.com/?id=27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