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友一文了解中国茶知识的基本知识点

chaduobao 阅读:222 2025-02-10 20:09:43 评论:0

中国茶叶历史源远流长,茶叶品类繁多,但被大家熟知和广泛认同的就是按照茶的色泽(不发酵或发酵以及其程度的缘故)与加工方法分类,即是六大茶类分类法:绿茶、白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六大茶类。

,人在草木间。

从茶叶的采摘、制作到冲泡,每一步都是文化和技艺。

在认识茶叶的过程中,其实也有很多我们原本以为,但其实是错误的常识。

比如说金骏眉是金色的,大红袍是红茶。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在我们喝茶、理解茶叶的时候,我们要正确看待的一些理念。

而读懂它们,就能让你在品茗时更加得心应手。


1. 安吉白茶是绿茶,不是白茶

首先,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安吉白茶属于白茶,其实它是绿茶的一种。

安吉白茶的制作工艺是绿茶杀青工艺,它的茶汤清澈,口感鲜爽,适合喜欢清淡口感的茶友

2. 红茶、普洱茶、黑茶不能放冰箱

虽然冰箱能保持食物的新鲜,但对于红茶、普洱茶和黑茶来说,放冰箱反而会影响茶的香气和口感。这些茶类最好存放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保持其独特的风味。

3. 绿茶不发酵,白茶微发酵

茶的发酵程度直接影响其口感和香气。绿茶是不发酵茶,保持了茶叶的原始风味;而白茶则是轻微发酵,口感柔和,带有淡淡的甜香。


4. 红茶全发酵,滋味浓厚

红茶是全发酵茶,经过发酵的茶叶一般香气浓郁,口感醇厚,适合喜欢浓烈茶味的朋友。比如,祁门红茶和大吉岭红茶都是非常受欢迎的红茶品种。

5.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

乌龙茶的发酵程度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通常在30%-70%之间。它的香气丰富,口感层次分明,适合喜欢复杂口感的茶友。像铁观音和武夷岩茶都是经典的乌龙茶。

6. 白茶的存放时间越久越好

白茶是少数可以随着时间变化而提升品质的茶类。它的茶叶在存放过程中会逐渐氧化,茶汤的味道会变得更加醇厚,香气也会更加浓郁。因此,老白茶在市场上往往更受欢迎,像白毫银针和白牡丹都是非常经典的白茶。


7. 普洱茶分生茶和熟茶

普洱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分为生茶和熟茶。生茶是未经发酵的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口感会变得更加醇厚;熟茶则是经过人工发酵,味道更加柔和,适合喜欢浓郁口感的茶友。

8. 泡茶水温要掌握

不同茶类的泡法和水温各有讲究:

绿茶:水温控制在80℃左右,避免苦涩。

红茶:90-95℃,充分释放香气。

乌龙茶:100℃,激发茶香。

掌握水温,可以让你泡出更美味的茶汤。


9. 泡茶时间也很重要

绿茶:2-3分钟,保持清新口感。

红茶:3-5分钟,滋味浓郁。

乌龙茶:2-3分钟,香气四溢。

(适用于玻璃杯)

适当的泡茶时间能让茶叶的香气和滋味得到充分释放。

10. 一次泡茶的茶叶用量

一般来说,泡茶的茶叶用量要根据茶的种类和个人口味来调整。通常情况下,绿茶和白茶的用量为每杯3克,红茶和乌龙茶则可以适量增加到5-7克。

11. 洗茶的目的

洗茶是泡茶前的重要步骤,目的是去除茶叶表面的杂质和异味,帮助茶叶更好地释放香气和滋味。

一般来说,第一泡茶可以用来洗茶,迅速倒掉即可。


12. 茶的搭配

喝茶时可以与多种食物搭配,比如点心、水果等。不同的搭配可以提升茶的风味。例如,红茶与甜点相配,绿茶与清淡食物相搭,效果都很不错。

13. 不同茶具的选择

泡茶的器具多种多样,包括茶壶、茶杯、茶海等。选择合适的器具可以提升泡茶的体验,比如紫砂壶适合泡乌龙茶,而玻璃壶更适合泡绿茶,能更好地观察茶的色泽。

14. 茶的饮用时间

饮茶的时间也有讲究,最好避免空腹喝茶,以免对胃产生刺激。

饭后半小时再饮茶更佳,让茶的消化作用更好地发挥。

15. 茶的健康功效

茶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适量饮用有助于抗氧化、降脂减肥、提高免疫力等。科学研究表明,常喝茶的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相对较低。


16. 喝茶的注意事项

喝茶时要注意一些禁忌,比如:

空腹不喝茶,容易刺激胃。

茶浓伤神经,避免过浓的茶。

饭后等一等,不要立刻喝茶,以免影响消化。

17. 季节与茶的选择

根据季节的不同,适合喝的茶也有所不同:

春天:适合喝清新的绿茶。

夏天:喝些清凉的白茶和乌龙茶。

秋天:适合喝红茶,温暖身体。

冬天:喝些浓烈的黑茶,滋味醇厚。


18.碧螺春全程洞庭山碧螺春,产地在苏州东西洞庭山,不是那个洞庭湖。

19.君山银针属于黄茶,不是绿茶。

20.凤凰单丛茶,不是枞。

21.浓茶bu可以解酒

醉酒后,尤其不能饮大量的浓茶;待醒酒之后再饮,不然会增加身体负担。


22.花茶与花草茶,是两个不同的物种,花茶是茉莉花茶、桂花龙井这种,是传统茶+茉莉/桂花等窨制而成;而花草茶,是菊花、玫瑰花蕾干燥、杀青直接泡水喝的东西。

23.茶叶并不是越新越好,茶叶加工有干燥焙火工艺,特别新的茶有有一定火气。

24.喝茶时,有人敲桌子不是蛋疼,而是在行礼仪,注意观察。

六大茶类是怎么分类的呢?

我们可以把茶叶当做是树上的青苹果🍏,一开始只有青草的气味,滋味青涩,在成熟的过程中,果皮越来越红🍎,变得越来越香,也越来越甜。

茶的发酵,这是这样的一个“熟化”过程,是在茶叶内部酶的作用下,发生的氧化反应。

以制茶方法与茶叶变色理论为基础,依每种茶类在制法中内质变化“发酵程度”,黄烷醇类氧化程度、快慢、先后等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色泽为基础的分类法,这种新的分类法系统地把茶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和红茶六大茶类。

除了绿红黄青黑白六大类茶之外,还有一类就是花茶。


花茶,又名香片, 即将植物的花或叶或其果实泡制而成的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类再加工茶。


花茶主要以绿茶、红茶或者乌龙茶作为茶坯、配以能够吐香 的鲜花作为原料,采用窨制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

品类篇

绿茶:不发酵

汤清叶绿,鲜爽清香


绿茶是六大茶类中唯一的不发酵茶,也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而制作的茶叶。杀青方式有加热杀青和热蒸杀青两种,以蒸青汽杀青制成的绿茶称“蒸青绿茶”。干燥以最终干燥方式不同有炒干、烘干和晒干之别,最终炒干的绿茶称“炒青”,最终烘干的绿茶称“烘青”,最终晒干的绿茶称“晒青”。因为没有经过发酵,茶叶内的很多成分都还保留着,所以其茶汤和茶叶本身都是绿色或暗绿色的。

喝法:绿茶一般冲泡水温以85℃为宜。冲泡时间以2~3分钟为好。绿茶与水的比例以1∶50为宜。在茶具方面,可以选用瓷杯或透明玻璃杯,冲泡时不要盖盖子。

【适合人群】
适合工作忙碌、用电脑较多的年轻人;体质偏热、胃火旺、精力充沛的人也可多饮用。

注意:绿茶营养丰富,但对肠胃刺激较大,所以过敏体质、脾胃虚寒者不适合;神经虚弱者、易失眠者晚上也应少喝。


白茶:微发酵

不炒不揉,自然纯净


白茶是微发酵茶,白茶最与其他茶不同的是它不用经过杀青或揉捻,成品就是一片片完整的茶芽,选用芽叶上白绒毛多的品种,满身披银毫,口感和香味十分清香。白茶也是由它如银似雪的外表而得名;白茶按照采摘部位不同分为芽茶和叶茶。

工艺:萎凋、烘干

萎凋使鲜叶的青草气消退而产生清香,成茶的滋味醇鲜而不苦涩。很多人认为白茶很简单,只需要晒一晒就好了,但其实萎凋的时间、萎凋的程度都是有讲究的,要控制铺晒的厚度,何时“摊出”和“收起”等等。

喝法:老白茶可以用沸水冲泡,鲜嫩一点的白茶如白毫银针,可以适当降低冲泡温度。如果是盖碗冲泡,坐杯(每次冲泡茶叶的浸泡时间)的时间长一些,汤色会是浅黄色或者杏黄色。


黄茶:轻发酵

工艺独特,“闷”出来的茶


黄茶也是十分具有中国特色的茶,其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其制作工艺与绿茶相似,但多了一道“闷黄”的工序,这也是黄茶的成品茶呈现黄色的原因。

工艺:杀青、揉捻、闷黄、烘干

闷黄是用相对来说较高的温度和湿度来消除青气,使鲜叶由绿变黄,黄茶也形成了协调醇和的风味特点。

黄茶以“三黄”——干茶黄、汤黄、叶底黄为品质特征。很多人会因为黄茶“黄叶黄汤”的特点误以为是放坏的绿茶(妥妥的大冤种)。事实上,它“黄”的程度,就是判定黄茶品质是否合格的关键因素。


青茶(乌龙茶):半发酵

变化丰富,香高韵长


我们更多地叫它乌龙茶。乌龙茶是半发酵茶,是介于不发酵茶(绿茶)与全发酵茶(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其外形色泽青褐。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得出来青茶兼具了红茶和绿茶的特点,它将浓郁和清香完美结合在一起,成为最具有中国特色的茶。


乌龙茶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传统工艺的乌龙茶,叶片中间呈绿色,叶缘呈红色,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美称。汤色黄红,有天然花香,滋味浓郁,具有独特的韵味。因品种上的差异,乌龙茶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和台湾乌龙四类。



工艺:晾青、摇青、炒青、揉捻、烘焙

在做青这道工序中,茶叶相互之间会摩擦碰撞,在叶缘会形成一些小“伤口”,正是通过这些小“伤口”,促使了多酚类化合物的反应,促进芳香化合物的形成。这个步骤是奠定青茶香气和滋味的基础,青茶“绿叶镶红边”的品质特征也是在这个步骤中形成的。

喝法:泡乌龙茶宜选用容易茶水分离的器皿(盖碗、一壶一杯或者飘逸杯),用100℃的沸水,冲泡后要加盖。


红茶:全发酵

汤色红艳,鲜爽醇厚

世界上最早的红茶在中国,红茶的鼻祖就是来自福建武夷山桐木关的【正山小种】。

红茶是全发酵茶,基本工艺流程是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加工红茶鲜叶时,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茶叶中原先无色的多酚类物质,在多酚类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以后形成了红色的氧化聚合物——红茶色素。这种色素一部分能溶于水,冲泡后形成了红色的茶汤,一部分不溶于水积累在叶片中,使叶片变成红色,这也是红茶的茶叶和茶汤呈现暗红色的原因。


红茶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另外还有一种烟小种,是属于正山小种一类的,只是多了熏制的一道过程。产在武夷山一带,喝起来有一股浸着松烟香的味道。在三层的小楼里,在一楼放柴火,二楼三楼放揉捻好的茶,透过中间楼板的缝隙熏制而成。品起来会有浓烈烟熏味。


工艺:萎凋、揉捻、发酵、烘干

发酵是形成红茶的关键工序,茶多酚本身是一种无色的物质,通过这道工序,形成了黄色的茶黄素和红色的茶红素,因此红茶的茶汤红亮、叶底也是红色的。同时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使得青气退去,逐渐转化为甜蜜的果香。


黑茶:后发酵

貌不惊人,独特醇香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基本工艺流程是杀青、揉捻、渥堆、干燥。黑茶一般原料较粗老,加之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油黑或黑褐,故称黑茶。味道不如红茶浓郁,但也十分特殊。传统黑茶采用的黑毛茶原料成熟度较高,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



工艺:杀青、揉捻、渥堆、烘干

渥堆是晒青毛茶经过摊放、洒水、均匀翻堆,使之自然发酵的过程。和闷黄一样,渥堆的过程中也应用了很多的湿热作用,只是渥堆发生的更为复杂和剧烈;此外,也有一些微生物参与了这个反应。

喝法:喝黑茶如果是粗老的原料可以煮着喝,如果是嫩的原料可以用100℃沸水冲泡喝。

六大茶类的关键工艺

六大茶类的制作工艺,而事实上,六大茶类各有一道关键工序,这道关键工序是正是六大茶类分类的标准来源。

白茶:白茶工艺不多,只有萎凋和烘干,其关键工艺是「萎凋」。

「萎凋」是指在采摘后均匀摊放,使其萎蔫、散发水分的过程。实际上白茶的萎凋和烘干通常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即鲜叶采回后均匀摊放直至其变干为止。

绿茶:绿茶的关键工序在于「杀青」。按照茶叶分类国标的解释:「杀青是指用一定温度使鲜叶中的酶失去活性,或称将酶钝化的过程。」

杀青可以使茶叶迅速进入稳定状态,保留茶叶的鲜爽度,同时可以去除鲜叶中的青气。在最新的相关文献中,绿茶杀青主要有四种方法,即炒青、烘青、蒸青和晒青。

青茶:上图中青茶有一步被称为「摇青」步骤,实际上摇青是「做青」其中一种方式。

「做青」,是指在外部机械力作用下,使鲜叶叶缘部分受损,促使其内含的多酚类物质部分氧化、聚合,使其呈现出“绿叶红边”的过程。

一般来说,使用的比较广泛的做青手法是摇青,但闽北、闽南、广东、台湾等其他各地也有筛青、做手、碰青等不同手法。

黄茶:黄茶的关键工艺是「闷黄」。

所谓「闷黄」是指鲜叶在经杀青或揉捻或初烘后,趁热堆积,使其在湿热作用下黄化。

闷黄可以降低茶叶的刺激性,同时还可以使味道更醇和。

不同种类的黄茶,在具体进行闷黄时的时机也不同,如温州黄芽是在揉捻后闷黄,属于湿胚闷黄,水分含量多切变黄快;霍山黄芽是炒干和摊放相结合的闷黄,称为干胚闷黄,含水量少,变化时间长。

红茶:对于红茶来说,其关键工序是「发酵」。

「发酵」,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鲜叶内含物质发生以多酚类物质酶促氧化为主体的,形成叶红变的过程。简单来说,发酵可以使口感更加甜醇,同时大大降低茶叶的刺激性。

黑茶:黑茶的关键,在于「渥堆」。

「渥堆」指的是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通过茶叶堆积使其内含物质缓慢变化的过程。

看上去似乎和黄茶的闷黄有些相似,但其实二者的差别在于时间。黄茶的闷黄一般只进行几个小时,但黑茶的渥堆却要进行一周。

六大茶类的发酵程度排序

发酵其实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使口感变得柔和;二是减缓茶叶对人的刺激性

同时发酵过程中,茶叶内的原有物质发生变化,会使茶叶产生新的风味。

一般来说,发酵程度低的茶品茶性偏寒,一般适合上午饮用,而茶叶发酵程度越高,其茶性越温和,比较适合下午和晚上饮用。

储存篇

虽然是干茶,为了保持茶叶的活性和口感,储存起来也是稍稍需要讲究一些。茶叶储存三大原则:干燥、避光、密封。

绿茶、黄茶| 密封后,放冰箱冷藏

白茶、乌龙茶 | 常温密封保存;个别种类长时间不喝,放冰箱冷藏

红茶 | 常温密封保存,切记防潮

黑茶 | 常温保存,阴凉通风、切忌日晒

花茶 | 常温防潮,阴凉干燥、无异味

花茶


分为花草茶和花果茶。
种类繁多,各有不同。
气味芬芳,且具有养生疗效

茶,不是功课,不是束缚,不是只有“懂”的人才有资格爱茶。

喝茶是享受,本着享受和放松的心态去喝茶,暂时不必想着去弄懂它,反而会越喝越懂。要是一开始就认定自己不懂,对茶有隔阂感,岂不是越来越不懂?

你或许认为,那些每天和茶打交道的人,或者那些一开口就很专业的人,肯定很懂茶。可真正追问起来,也多会说自己“所知有限”。这不是谦虚。

茶文化博大精深,每一种茶,都有自己的特性,宛如芸芸众生,有谁敢说:能看懂每一个人?懂茶?不懂茶?有那么重要么?
其实懂不懂茶,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喝茶。千利休禅师说:“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

以平常之心,喝盏中清茶,尝惬意时光。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喝茶,真的,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不同季节或一日之中不同的时间,对应着不同的茶或茶道具,像极了生命中或凉或暖的时光。

不同的是,生命中的平淡时光占大多数,而心静下来,茶里,却总有滋味。


本文内容均由茶友收集,侵权请联系!网址:http://www.chaduobao.com/?id=27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