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树叶里承载着中国茶的文化和历史

chaduobao 阅读:219 2025-02-14 14:43:12 评论:0

古人饮茶和我们现代人的饮用方式又有哪些不同呢?据记载,在唐代以前,人们流行在茶中加入盐、葱、姜、橘皮、薄荷等调味料与食材,制成“菜汤”“茗粥”等。到了唐朝,则出现了煮茶法。到了宋代,则变成了点茶法。

,源自中国,盛行世界,既是全球同享的饮品,也是承载历史和文化的“中国名片”。茶道茶饮中包含了哪些中式生活的雅趣?茶文化如何影响着我们?国际茶日,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茶世界。茶之为饮,兴于唐,盛于宋,普及于明清。唐代是中国茶文化形成不可忽视的关键时期,最具标志性的就是“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问世,这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从唐代开始,茶已经摆脱了最初解渴、提神等所谓功能性和实用性,走向了生活化、艺术化。

那么,古人品茶是什么样的呢?咱们可以在文物中找到答案。眼前这套唐三彩茶具出土于巩义唐墓,墓主人葬于太和六年。这个小俑,身着一件窄袖圆领长衫,端坐于圆座上,身体微微前倾,神情专注于身前风炉上的“大口锅”,神情专注,姿态舒展享受。经鉴定,这个煮茶的小俑塑造的就是陆羽本尊。这也是目前国内首个中国“茶圣”陆羽煮茶形象的唐代三彩器

古人饮茶和我们现代人的饮用方式又有哪些不同呢?据记载,在唐代以前,人们流行在茶中加入盐、葱、姜、橘皮、薄荷等调味料与食材,制成“菜汤”“茗粥”等。到了唐朝,则出现了煮茶法。到了宋代,则变成了点茶法。

国家图书馆馆员吉艺龙介绍:“宋徽宗亲自给大臣点茶,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乳白色的泡沫漂浮在茶盏上,如舒朗的群星和幽淡的月亮。”

随着中国茶的出口与传播,茶的制作工艺、饮用方法一直在演变。而世界上大部分语言中,茶的读音也是由我国茶的方言读音转变而来。

吉艺龙介绍:“世界上各国语言中茶的发音往往都跟汉语有关,比如常见的英文Tea,这个可能跟当时南方广东、福建等地方关于茶的发音比较类似。其实也是从侧面验证了茶出口、流入国外的一些路线,也是茶叶传播到世界各地,茶文化流行于世界各地一个最有力的证明。”



国际茶日·中国茶艺走向世界

如今,茶作为一种饮品,不但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更风靡全球不少国家,与此同时,中国的制茶技艺也正在走向世界。

土耳其是全世界人均茶叶消耗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眼下正值土耳其采茶季,里泽省是土耳其最大的产茶胜地,土耳其三分之二的茶叶都产自这里。

出生于制茶世家的阿依图尔是土生土长的里泽姑娘,2017年代表土耳其赴中国参加世界制茶比赛,那是她第一次品尝到中国茶,从此与中国茶结下了不解之缘。阿依图尔把从中国学到的制茶经验带回了土耳其,大力推广手工采摘提升茶叶品质。同时,用从中国学到的制茶技术,将土耳其茶叶制成绿茶、白茶、乌龙茶等。


由于气候和土壤都存在差异,阿依图尔制作的茶叶外观、香气和口感都和中国茶不大一样。阿依图尔说,她们的目标并不是想要制作一模一样的茶,而是借鉴中国制茶方法,结合土耳其茶自身特点,探索更多风味。

土耳其茶叶专家阿依图尔称:“同一种茶树按照不同的制茶工艺可以呈现完全不同的风味,这是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就像艺术一样激发了我很多灵感和激情。”

茶也是很多国家重要的经济作物。2023年,东非国家肯尼亚的茶叶出口额大幅上升。在肯尼亚梅鲁郡的一家茶园,这里茶在采摘后不仅会制成当地人喜爱的茶包,也会制成外国民众习惯喝的条形茶,产品远销海外。同时,为进一步扩大市场,茶园的主人还特意从中国请来制茶师傅指导,并引进中国的制茶设备。

肯尼亚茶园生产经理巴诺称:“中国的制茶师傅十分无私,教了我很多中国的制茶技术,这将提升我的制茶水平,未来我们能做出更好的茶叶。”

肯尼亚茶园主恩杰鲁称:“中国的茶叶市场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所以中国的制茶工艺十分先进,我们在制茶技术方面有很多要向中国学习。”



为什么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喝茶?5月21日“国际茶日”来临之际,新华网采访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从“一片树叶”看中国茶文化。

新华访谈:中国为何被称为茶叶的故乡?

王岳飞:目前,中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种茶,1085个产茶县,平均每个县能生产两到三种茶,茶种类有两三千种。

按照制作工艺与品质特征,中国茶叶可以分为六大门类,分别是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与乌龙茶。

中国西南部云贵川一带茶树种质资源最丰富、野生大茶树数量最多、山茶科植物分布最广泛、茶文化历史最悠久等,从生化角度分析,该区域茶的成分更加原始。因此,世界公认中国是茶的原产地和茶文化的发源地。

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被纳入联合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茶为什么能进入非遗这个名录里面去呢?因为它是世代传承的,它有丰富多彩的手工制品,它有很多的技艺,它也通过中国的“谦和礼敬”这四个字对我们道德修养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华访谈: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茶”,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喝茶?

王岳飞:茶不但是物质的,而且是精神的。茶最早拿来药用,先民直接食用茶叶,后来演变为烹煮饮用。唐朝以后,许多中国人离不开茶,认为茶是生活必需品。明代之前的茶主要是团茶,后面变成散茶更多。

茶与各地的生活联系密切,它的消费、饮用量及饮用方式跟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高度正相关。在江南多地,喝茶是一种生活方式,主要目的可能不是为了解渴,而是为了交流、交往。同时,茶是民生产业,把茶文化做好,把茶做好,其实可以让我们老百姓生活更加美好。

新华访谈:现在越来越多人爱上中国茶,中国茶文化独特的魅力是什么?

王岳飞:中国茶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尚的。新茶饮等茶的创新产品影响了年轻人对茶的认识,饮茶者的平均年龄由30岁降至18岁左右,18岁至40岁的这批人是消费的主力,这对于促进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很有意义。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我们要把中国的茶文化教育给年轻人,把中国茶文化推向海外。我们希望通过组建浙江大学的大学生茶艺队,让非茶学专业的同学更加了解茶,并建立中国大学生茶艺团,使中国大学生茶艺团向海外去宣传推广中国茶和中国茶文化。

出品人:储学军

策划:车玉明 李志晖

监制:李晓云 廖晓华

执行策划:李由 翁璟

编导:关心 马江

拍摄:宋越 张灵 章展豪

制作:冯雪晴

文字整理:项宁宁

海报设计:战晓菁

参与制作:华婧雯 魏淑媛

鸣谢: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

新华访谈中心 新华网浙江频道

联合制作


本文内容均由茶友收集,侵权请联系!网址:http://www.chaduobao.com/?id=30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